金融从业人员在职风险排查的要求有哪些?​
来源: 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7-10

金融行业作为监管重点领域,八方锦程在服务金融机构的实践中发现,对其从业人员开展在职风险排查时,需严格遵循 “合规性、全面性、动态性” 三大核心标准。这一要求的严格程度,显著高于普通行业。

17503026997537181.png

监管部门针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在职风险排查,出台了多项严格要求。其中,《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》明确规定,银行业需构建覆盖全员的行为管理体系,定期开展行为排查工作,以此保障从业人员依法合规、勤勉尽责地开展业务;而《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办法》则着重要求证券基金机构强化合规管理,对员工执业行为实施动态监测与风险排查,确保能够及时察觉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。

合规性是底线。必须严格遵循《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》《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办法》等法规,排查前需获得员工明确授权(如 “职信风险雷达” 的 “员工线上授权” 流程),且不得泄露排查信息 —— 这既是保护员工隐私,也是规避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。

全面性体现在 “内外风险双覆盖”。除 “职信风险雷达” 中的民事诉讼、刑事诉讼等基础项,还需重点排查:是否违规外部经商(如参股与所在机构有业务往来的公司)、是否存在资金异常(如与客户发生非公务转账)、是否涉及金融诈骗等行业特定违规行为。例如,某银行员工私下为客户办理 “飞单”,这类行为虽未直接违法,但违反行业监管规定,必须纳入排查范围。

动态性要求 “实时监测、快速响应”。金融风险瞬息万变,像员工被列入失信名单、涉及重大诉讼等信息,需通过系统实时推送,确保企业在 24 小时内启动处置流程,避免风险扩散。

八方锦程温馨提示:金融从业人员的在职风险排查,既是监管要求,也是企业自身稳健发展的需要。借助 “职信风险雷达” 的专业化监测与合规化流程,可实现风险早发现、早处置,让每一位员工的职业行为都处于可控范围,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。

×
youcem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