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防范空降高管夸大前公司职级?
来源: 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7-31

空降高管夸大前公司职级是高管招聘中的常见风险,这类 “注水” 履历如果没及时发现,高管入职后能力不匹配,会给企业带来战略失误、团队动荡等问题。八方锦程结合背调经验,总结出几个实用的防范方法,帮企业把好关。


17503026997537181.png

面试时深挖具体管理场景。别被 “总监”“VP” 等头衔唬住,多问实际管理细节:“您带的团队有多少人?分几个部门?”“做过哪些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决策?” 夸大职级的高管往往答不具体,比如某候选人自称 “集团运营总监”,却说不清分管的子公司数量,背调后发现他只是 “区域运营经理”,根本没管过集团业务。

背调时找前雇主官方核实职级。这是最直接的方法,联系前公司 HR 确认 “正式岗位名称”“汇报对象”“管理范围”。某科技公司想招 CTO,候选人称在某大厂任 “技术总监”,HR 通过背调联系对方 HR,得知其实际是 “技术经理”,只带过 20 人团队,没做过公司级技术战略,企业果断放弃,避免了用错人。

以及背调时还需核查业绩归属和决策权限。高管职级和决策权限、业绩成果直接相关,要一一对应。某零售企业候选人自称 “全国销售总监”,负责过 “年销售额 5 亿的业务”,背调发现这 5 亿是整个销售团队的业绩,他只是其中一个区域的负责人,销售额占比不到 20%,也没有全国定价、渠道布局的决策权,职级明显注水。

企业自行核实职级信息时,可能因人情关系导致信息获取存在局限性,前雇主或许会因顾虑而难以全面坦诚反馈。八方锦程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,凭借客观中立的立场与成熟的调查体系,能够深度挖掘职级实情,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。

八方锦程温馨提示:对于高级管理岗位的职级核查,可通过细节比对、实证分析及官方渠道确认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。在确定岗位职级与薪酬体系时,建议从多维度考量候选人的实际管理权限与职责范围。可借助专业背调机构的服务,助力企业组建更适配的核心管理团队。

×
youcema